註解三
2018-05-30
非不非  是不是  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  非則善星生陷墜

「非不非,是則龍女頓成佛」:
    眾修行者意欲成就無上菩提,得先了達「無愧我心」,何謂「無愧我心」?其「心」安然自在常住,「心」必然輕安、自在、快樂,眾所皆知凡事無法但如人意,只因世人心思繁雜不一,妄念作用,擾亂本來之心。須知,心思繁雜不一,妄念作用,皆不離心王之奧妙,亦是達本還原路徑,欲達自性菩提般若實相,得明悟其性之實,換言之,不識妙締,豈能了悟「其性」之用。
    明明上帝賦予如來靈性本是純善、無染,末世眾生若用世間覺測度自性如來,猶如手握竹竿測量大海深廣,終不可得。世人不明自身真如早已俱足,卻落在相上修行,測度自身性德,如是者,終究不能令自性如來,如其本來自然彰顯「其性」光輝,真修行者了悟自性般若,不落在相上用功夫,思不落邪,行不離道,言不偏私,此乃秉持內在良知良能而為,即是最上乘修持。
    而眾修行者不識自性本如,落在六根修行,「根、塵、境」三相,擾亂自性宮,內心深感渺茫,產生空虛無助與不安,意識則顛倒妄為,言不由衷,行不由正,此乃乖離自性如來之實,即使窮盡畢身心血,苦苦尋覓成佛之道,終究一場夢泡。
    須知,自性真如妙締,祂非修、非悟,乃是自然性良能流露,世人學太多聰明,喪失內在性德本能,須知,自性真如「祂」是絕學無為,知識、常識、乃至意識,皆無關內在本如自然性流露,因此,「非不非,是則龍女頓成佛」藉用一則禪宗公案「九指狀元」引述其理。
    因此,「非不非,是則龍女頓成佛」是指自身性德亦能德澤蒼生,只因世人身處幽暗不明中,因此,不能澈見「根、塵、境」本是因果實性,須知因果實性不滅,因為「祂」是真理的延伸,然而「祂」能圓滿,若能圓滿自身無始劫來所植諸因果,圓滿因果實性,即能恢復本如之初。
  
「是不是,非則善星生陷墜」:
    眾修行者,常以依教奉行修持自身如來,如是者終究不能自現自性無上菩提,法華經云:「假使滿世間,正使滿十方」,「假使」滿世間,意指所修諸法,則落入於術流動靜,世人因不識自身本如,本能應一切相,令自性妙締能自然流露,卻貪圖在神通變化,藉於「道」不滅虛靈,出其旁支,擾亂其自然法則,落在有為法,因此無法了達內在性德流露;正使滿十方,乃是依法、依戒律而修。
    悟道者,本以自身無師智、天然師為主,豈有往身外尋佛法之理,依教奉行,皆是守戒律之者,當知,天然本質謂之道源,其性「至真、至善、至美」,試問如此完美摩尼珠,世人能用何物再來裝飾祂呢?世尊告誡眾弟子:修行不應只依戒律而修,若自性真如不得彰顯,終究與內在性德毫無相關。
    永嘉大師告知修行者,「是不是,非則善星生陷墜」,看似「是」,卻非是如理如行,修行落在守戒與紀律中,怎能徹見真如實性?然~世人為何落在感觀與認知打轉,堅持己固而修?因無明起用,亙古以來世人遇境皆落在利益紛爭,世人慣性於個人標準意識,然~眾生心標準皆不同,因此,存在無明意識則產生世智辯聰之法,如是者,即使大善根者,落在游絲念頭打轉,隨緣隨境戲遊諸根,終究得在六道輪迴往返,再續前緣,因不了緣而來圓滿今世緣,真修者切莫輕視內在不正心念作妄也!
    「差之毫釐失千里」:
    眾修行者切莫小覷微不足道隱微妄念!此不正心念一起,既已遠離良善根本~「心性本源」,須知不善之心,既已經非是「無」之源頭,因「無」祂本無有起點,換言之,無始亦無末,既無始末,豈能追尋妄心作用?修行者若建立在有修、有證、有悟,既已落在無明意識行深,因此「是不是,非則善星生陷墜」,依教奉行、依法而修,如何去修,終究遠離內在性德,本無「一點點」法受限於妙締真如彰顯,若絲微念頭偏離心性正作用,即是「差之毫釐失千里」,終究回歸不了真如妙締。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