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三
2017-08-30
建法幢  立法旨  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  二十八代西天記

    「建法幢,立法旨」:
    眾生對真理不透澈、不明白,常隨境起起伏伏,無法「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當心念起,是否以良知良能應諸事?世人束縛感觀作用,心境常處於理、欲交戰中,任由無明意識支配心念,隨境起善惡分別,由於不明自身隨緣真如,容易受外境、外緣牽纏因而妄念顛倒,錯認無知幻覺,因此,念念皆迷,迷,迷何物,迷於感觀幻塵,妄心即交織塵緣諸境,眾生之所以輪迴不已,乃因念念不覺,違反良知良能之本質~純善,因此,內在性德不得流露,自性甘露難以滋潤枯燥心靈,內心焦燥不平,即起無明,導致火燒功德林。
    圓覺經云: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祕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即是「建法幢,立法旨」殊勝因緣品。
    永嘉大師以證道歌,歌頌世尊智慧如海,藉喻大自然四季運行,形容眾生剛強,頑劣個性,猶如夏季豔陽高照一般,令人心境煩燥,脾氣剛烈,因此隨緣真如如何安住在自身清淨地,若如是作、如是行,即是修行者首當明悟之事。
   永嘉大師藉喻「建法幢,立法旨」,於自身本覺,如何使自身清涼地,發自內在喜悅、自在,「本心」能應萬事,然~眾修行者落在根塵交織,心念即不平,須知,星星之火足以燎原,世人因為不容易察覺,念起造因,因果相續之可怕,導致事端已發悔恨已遲,世尊了解眾生容易受無明意識及妄念所左右,因此慈示修行者如何「建法幢、立法旨」以心性本原正行根本。
  
   「明明佛敕曹溪是」:
    承如達摩祖師云:「一花開五瓣,結果自然成」之妙義,換言之,六祖大師承繼傳授性理大法,令「道」普傳十方,「道」降平民百姓,人人皆能得「道」,人人皆能成佛,因此,「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是禪師最上乘法,雖言如此,卻猶如伯樂識千里馬般,可遇不可求,就因如此,六祖大師雖普傳大道,隨緣應機,利益大眾,得道成就無上菩提,爾後為一方領袖,教化眾人修行。
   六祖大師衣缽相傳白、馬二祖,卻與六祖大師辭世七十多年後才繼承。
    恢復自性真如本性,方能繼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一法不立明悟心性本覺,亙古以來不少自封自己為一方祖師,然而對心性本覺未必能清楚明白,豈不誤人生死大事?況且天命繼承乃是明明上帝派任傳授,販夫走卒怎能違反天命而行,這無異於簒改天意!因此,四十二章節永嘉大師曰:「明明佛敕曹溪是」,意指燈燈相傳,此燈能照亮千年暗之明燈,即是曹溪~六祖惠能。
   
   「第一迦葉所傳燈 二十八代西天記」:
    乃是第一代迦葉佛,迦葉佛承接明明上帝旨意,「道」降人世,古時由於人心純善,清心寡慾,自然本性無染無雜,因此,祖師們代代單傳獨授,當令維護「道」不以間斷,直到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將「道」西國東遷,老水還潮,「道」又歸回東土,隨著物換星移,人心不再單純,眾生妄念紛飛,名利薰心,心念敗壞,心地良善之本質早已枯荒,良善本質隨之湮滅,人心不得安寧,心性不得喜悅、自在,人心惶惶不可終日,因此,明明上帝感念大地蒼生,為慾所絆,導致火燒性德,心處火焚,因此,道降火宅,滅去無明之火,回復本自清涼地,回復原來面目,清安、自在、快樂!這即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之真諦!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