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三
2016-03-31
但得本  不愁末  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終不竭
  
但得本,不愁末:
    真修行貴在從根本裡明白自身實相,在「得本」二字當中,方能明白心性本源,曰為:「本」,此「本」是已俱足自家珍,既然已明自家珍,何謂要再一個「得」字?意指「但得本」即能明白掌握自己修行重要關鍵,明白自身實相,接下來的「不愁末」才能了達。
    何謂「不愁末」,末法修行者,若依相上的持戒而修行,須知!此乃藉相明理,延續下來的皆是修法,落在法上作用,受其「法」束縛而已,與根本源頭所作用,迥然有別,非是隨順真如本覺,順應一切自然,如此豈能謂之「不愁末」?
    眾生修行始終落在枝葉上用功夫,倘若修行者不能識自本心,澈見本性,修行皆落在心的末端用功夫,猶如緣木求魚心境修行,圖於枉然而已,真修者如何讓自己能了達於心性,才不落入「法」的束縛,使自己修行了達心性本源?真修者若欲如是行,先得識得自身「如來藏」,「如來藏」如何真彰顯、真作用,而不在於法末作用功夫?唯有真正能明白自身實性,方能達到所謂的本覺。
  
如淨琉璃含寶月:
    此「琉璃」無有瑕疵,又曰寶月,何謂是寶月?其實寶月二字曰之強名,修道者,喜歡藉相喻理,如:一輪明月高掛天空,參悟其修道能如明月的性光,流佈於大地一切處,而以「寶月」二字來形容,無非不是告訴大眾:自性曰圓滿月亮一般,圓滿無缺,然而這些問題,皆是影射問題而已,因為月有圓、缺,其缺時期多於月圓,若曰為佛性,委實牽強,因佛性俱足,不增不減其性光,又名曰太陽,因陽光能夠照耀大千世界,無有絲毫幽暗!
  
既能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終不竭
    明白自身中無上菩提,本自俱足,不增、不缺、不少,言論眾多,結論皆用再加以說明自身如來實相!如「既能解此如意珠」,此「解」即是契入而起用,此用是無為之本,非是有為之念作用,若言依修行證得如意珠,則是影射自身中如來實性的「名上座」。
    傳法者善於藉相喻理,無非不是為了引導修道者回到自性寶地,即是「道」的源頭,直探心性本質,再以第三句能「解此如意珠」。然而修行者,若以一法可「解」,終究不是如來智慧的顯露,因為「既能解此如意珠」,此「如意珠」並非能由思惟而解,因有思惟,即落阿賴耶識解讀其妙諦,若能用思惟法,解出不滅實性的如意珠,其乃藉於一法而行深,深入潛修其性,依外相之理,要修得自身的如意珠,終究非是根本源頭所作用。
    因此在這第二十五章節,「但得本、不愁末」,這兩句子當中,及第四句「自利利他終不竭」,而直探自性寶地,更說明了達實相者,並非「自利利他終不竭」一句,即能形容淋漓盡致其「性」之善。
    如同太上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大道實相本是無情,然而跳脫對待的「無情」且能孕育萬物,即是自然無為的法則;反之,心存其利、心生有情,既然其利能得,必有損德之處,既然有情可圖,即非大道的本原。
    因此永嘉大師在這二十五章節來告誡大眾,修行當要達到「但得本,不愁末」,在第一句的「但得本」方是真正的根本源頭,如何讓自己成為真正得道高僧,或者一位明心見性修行者,得要有正知見,切莫迷失於理障,躊躇文字辯解裡。
    永嘉大師以智慧流露性德之光,引導修行者不明自身的根本源頭,因而給予眾修行者一個方向、目標,甚至以名相及利益可得,而明澈心性,然而名相、利益皆是暫時之「法度」,事實上這皆落在末了,修行者於第一句「但得本」若不能明白,則不可能「不愁末」,因此後面接續的三句話,皆以利益來誘導眾生的貪婪之心,然而眾修行者如何去推動自身中修行的企圖心,使自身成就圓明覺性。
    常言道:騙人修行作佛祖(台語)雖然這是一句俏皮話,其意乃在推動眾生能明白自性寶地,明白自性實相,即能成就無上菩提。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