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一
2016-03-31
但得本  不愁末  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終不竭

既能解此如意珠:
    修行貴在了達「稱心如意」,何謂「稱心如意」?「稱心如意」並非形容一個人佔盡好處,而是指在修行當中,要立下正確「目標」,此「目標」是希望自己的修行能成就實相,眾修行者,經過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長時間的精進自身道業,卻不明這個說不到、看不到、摸不著,但祂確實一再在作用的「如來實性」。
    若修行能悟回心性根本源頭,即能明澈亦能掌握得當,將原是看不到、說不到、摸不著的「如來實性」,如是彰顯無遺,若能如是作用,即曰「稱心如意」,稱心則是修行者所許下成就自性如來的目標,亦能了達「無生」的原始。
    何謂是「無生」的原始?即是自身不滅的靈性,靈性潔淨無染,繁興湧現,絡繹不絕,在未落於相之前,最原始的源頭,修行者若能達到這個實相,「既能解此如意珠」,自性中的真如智慧啟開,真如實性作用,了達識自本覺,曰之「稱心如意」。
  
自利利他終不竭:
    修行者將如何獲得自身如意珠?當於塵、境中,不捨諸性因,以平等法性利益一切蒼生,若能利益蒼生,亦是利益己身,如手中拿著香水灑幾滴在他人身上,而自己卻是拿著一整瓶。
    換句話說,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他的能力絕對是在對方之上,一個人能夠做到凡事手心向下,可見這個人,他是富貴的、他是擁有的,而且在富貴又擁有之中,他絕對不會小氣,也不會吝嗇的,因為這個態度的總源,是來自於他的博愛之心,心地的總源亦能來自博愛之心,完全是在於自己願意利益他人。
    上天是慈悲仁義的,希望凡事祂所賦予生命的蒼生,在這個地球村裡過著幸福無憂的生活,上帝:「只要你好好的愛護你的兄弟姐妹,能夠去幫助他們,你幫助他一分,我給你一分,你幫助他三分,我給你三分,你幫助他七分,我給你七分,或者是無數更多的,不是一比一,三比三,七比七,而是以無數更多的給你」。
    當然在「自利利他終不竭」當中,你的不吝嗇、不小氣、不自私的心念,絕對不是因為所付出的會獲利更多才去做,乃是自身中的平等性智了然而彰顯。若是修行者心有所圖,希望付出之後能得到大利益的邪思見,此人性德必然有缺,性德缺乏之人,終有「利益」竭盡的一天。
    有二位生意人,一位生意乏人問津,另一位生意興隆,與他人相較之下,猶如天壤之別,原因何在?前者的生意人他自身當中散發出來的頻率希望能多做點生意,多賺一點錢,相對顧客亦能感受到這個老闆,他是想要多賺一點錢,他的產品獲利過高,我不願去當冤大頭,自然一次、二次就不再有生意上門了。
    另一位開小吃店的生意人,他的理念與前面這位老闆的心態完全不同,老闆就算做得再辛苦,他始終就是發出一個心念,我希望每個人可以吃到自己所做的最好食物,當他心起人人皆能分享到他所做的美味食物,當這個心念散發出去,眾人則被這個磁波吸引過來,願意消費他所做的美食。兩攤的生意有截然不同的原因,完全來自心源本處作用不同,所得不同。
    從故事中得知,若欲「自利利他終不竭」,必先想要利益他人,倘若付出在等待酬勞回報,既已失去純善無為的心意了!
  
如淨琉璃含寶月:
    琉璃曰它為如來藏,亦是佛性所在,如果把自身的如來藏譬喻如淨琉璃含寶月,則修行要有一定的企圖心,若無企圖心就失去推動力,猶如在礦中欲萃取寶物一般,修行者的企圖心是建立在哪裡?建「善」則得善,建「利」則得利,然而眾修行者大多數都建立在得「利」,「利」在哪裡?利益於自身能了脫生死,若能了脫生死輪迴,自己才有能力去救渡他人,這是一個推動力,也是一個企圖心。
    永嘉大師譬喻「如淨琉璃含寶月」,它是自身如來藏,如來藏裡含寶月,眾修行者,若欲獲得,得推動修行的如來種,若是當下不私心,先以達到利他,當下即能成就如來,是因為捨我成全他人的心胸,剎那直超三界。
    自古成賢、成聖,絕非因修行而成就無上菩提,而是在事相上行深自身的平等性智,當根、塵、境發生情境諸緣,他忘卻自己,沒有「自利」二字,但先做到「利他」,如健康幼稚園老師林靜娟,在一場火燒車而意外喪生,本來她可以逃脫這場災刼,但她一次又一次上車去救小朋友,最後一次大家抓住她不要再上車去救人,但是她還是不畏危險,為了車上的小朋友,一樣衝上車要再去救人,當第三次再上去時已經來不及將人救下來,她緊緊的抓住那些小朋友,一起活活被燒死。她曾經跟著濟公活佛在一貫道佛堂來結緣,來時林靜娟老師已經成就菩薩的果位。
    修行者若能凡事為他人的「利益」為考量,此修行即是與菩薩無異,這絕非是漸修而來的,修行者如何達到如淨琉璃含寶月?由此「企圖心」推動讓自己能回到自身的佛性,回到自身的寶月,修行又如何讓自己明白心性本源,重點在於自己如何達到自身實性、實相。
    此乃在大法上之修,然而一生中未必有這麼殊勝的因緣際遇,如果真的有突來的狀況,犧牲生命去救人,此時起了要犧牲生命去救人,卻又萌起有利可圖心念,在無為心念中做才是真做,不是因為做了犧牲之後可以成就菩薩,因此先自我犧牲生命,自古以來誰無死,起這種心態當然就不是達到利他,而是想要得到自己的自利,雖然是一個微微的念頭而已,哪怕多麼的微,它早已有次第之分,有所不同,要了解達到這一個如淨琉璃含寶月。
  
但得本,不愁末:
    唯有明悟自身的本覺,剎那明悟「道」之實性,真修者若明澈自性如來實相,即能通貫古今,如菩薩俱足五因明,「心」若正用;「心」若正行,皆能了然千因萬果的生與滅。
    亦因了然萬象萬相的起程轉合,生滅之輪迴,終不受果報之累,亦能明白自身裡這個寶月,乃是真如實相的本源,因為「得本」當中,早已心性一如,「祂」絕非是所修、所學、所悟、所得,再來達到實相真如。若眾修行者以如相之法而勤以修行,即已本末倒置,永難明悟實相。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