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三
2015-12-31
入深山  住蘭若  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  闃寂安然實瀟洒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獨自在深山古刹清修的修行者,不想受紅塵情欲擾亂心性,又能身居深山,與靈氣為伍,藉於深山靈氣助於悟道見性,因此,捨去親情,抛棄名利與富貴,皆不感到惋惜。為了斷除欲念,把持清心寡慾,方能一心求道。
    現代修行者,鮮少遠離羣居,更不可能獨自身處深山修行,然而選擇抛家捨業,住寺廟修行大有人在。修行貴在根對塵當下的因緣是否圓滿,此圓滿世緣,乃是證分佳機,亦是突破自身無明意識的障礙,何故?因自身無明意識容易由五陰左右故!
    因此,真修者身處塵勞,性德當以自顯,莫隨諸境心起分別,莫使自身如來覺知,因塵緣數起,而轉為識心覺知!
    雖言如此,真修者莫厭惡六塵,因六塵不惡,須知六塵乃能使六根正用,猶如險峻高山崖壁,能長出翠綠蒼松,蒼松立根在岩壁植根,努力在壁岩縫隙札根立命,為自身展現生命的風采。對修行而言亦復如此,一切的塵緣皆是最殊勝的靈糧,修行本不應該離開紅塵滾滾的塵緣,因為捨去諸緣,猶如斷了諸法緣,

優游靜坐野僧家:
    順治皇帝讚僧詩:『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伽半日閒』,由詩句知悉,順治皇帝亦是一位崇尚心靈自由自在的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為能覓得內在真清靜,順治皇帝能捨棄尊貴地位,追求畢生中,最為崇高的解脫生死輪迴種!
    世人亦有這般情懷,深受優游靜坐的莊嚴相所感動,激起良知認理實修,然而坐相禪靜,不能代表實性真靜,因自身意識早已遠離理、事二障,不落無明牽絆,然而,識心起摒除理、事二障,不礙心性圓明之念,實已擾亂心性本如,亦是滅因斷果的邪思見,如此之見,終不得自見本性,須知自性真如,常住繁興湧處,優游自在。
 
闃寂安然實瀟洒:
    修行者要達到心性本源,方能在闃寂安然實瀟洒產生正用,倘若修行落在斷根、斷塵、斷一切相,誤以為內在就可達到真清靜。闃寂所指的是寂然安在的意思。
    何謂真正的寂靜?真如出來當家,祂是不受這個阿賴耶識,所有的一切念波來干擾祂,不受其干擾自然妄心、妄念是不能左右祂,性德皆由內心心靈深處的源頭,完全清楚明白湧現出來,自然性讓祂去湧現、讓祂去澄澈應一切事物,而不是從外在取其一切聲音來做判斷。
    圓覺經曰:「天宮、地獄同一淨土」,天堂就在眼前,眼前根對塵一切處即是眾人的美山、美水,然而心起無明時,所見到的一切都是障礙,一切都是塵垢。
    因此,真修者當須理、事二相要圓融,若捨掉自身這麼殊勝自性寶地,即使上上等深山、蘭若,性宮還是廢墟一座,因為「自性如來實相」,身為修行者,卻不認識祂,試問:若不明實性,「闃寂安然實瀟洒」將如何而行?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