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慧!嘉惠!「體悟」2508---林居士
2025-08-30
      修行路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知道真理不會成就,要在生活中活用並實證真理才會成就」,尤其自身法華的彰顯,是聖是凡,就在根對塵的當下立判。但是六根性的作用,與自身八識田裡面植入的種性密不可分,因此倘若一個人帶著錯誤觀念過一生,從未認識到自己的根本無明,也不肯誠實面對自己的過錯,不願悔悟自己的過失,如此一來,只能背負著這錯誤的因子,一世又一世的輾轉輪迴,不知自身本具足的靈覺原來是如此高貴,勝過人世間一切財寶。是故,對真理實相的明悟與澄澈是如此重要,不但能解救自己,還有機會能讓迷途的眾生脫離苦海。
      但如何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首先需接受大善知識的引導,勇敢面對自己所設的生死劫,因為生活中許多不起眼的小處,都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緣契機。每個人都帶著累劫寫下的程式要在今生圓滿,今生應當修習的課題為何,因人而異,沒有兩個人會拿到完全相同的劇本,即使看似相同的情境,發生在不同的兩個人身上也大不相同,因此,根塵相應時,究竟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與決定才能圓滿?沒有標準的答案,也無法透過模仿他人的體悟而解題,因為觸目遇緣皆是上天美意的安排,若能用心體會,對當事人來說都是破除錯誤心念的一記當頭棒喝,而覺性清醒的人,事情的本質卻早已明朗於心。
    當境來時,我們應該要用什麼樣的心境來面對呢?這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因為依照個人環境不同、心念的作用不同,當下應該採取的判斷也不同。就像後學理解到,自己犯險而做出的魯莽之舉,不但危害了自身的人身安全,也會影響到周圍與自己相關的人事物,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必須考量到全局,考量到如此去行,是否會帶來什麼後遺症?一旦做出行動,絕非只是牽扯到自己一個人而已,因果的鏈條是環環相扣的。尤其後學認識到,當內心一個決定,是為了利益眾人、或是用在正途,那麼宇宙間的正能量都會來幫你,反之,若是為了自己的私事私利,只會消耗自己的福報,不會累積福德性,也不會提升自己的心量,更無法在修行路上更上一層樓。故修行實應審視自己的發心,徹底檢視自己的心念,究竟是利己或利人才是。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