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
2014-05-30
  從諗禪師就是眾所周知的「趙州古佛」,又簡稱為趙州。趙州俗姓郝,是山東曹州人,他從小出家,後來到安徽池州拜南泉為師。來到南泉所在處,見到門口侍者。
趙州:「請仁者為我通報,趙某前來參訪南泉和尚。」
侍者隨之請趙州入內,當他第一次見南泉時,南泉正仰臥在床上休息。
侍者:啟稟和尚,有位學者求見!
南泉看到了年輕小伙子便問:「你從哪裡來?」
趙州回答:「我從瑞像佛院來。」
南泉又問:「你可曾看到瑞像嗎?。」
趙州回答:「我沒有看到任何瑞像,只看到躺著的如來。」
聽了這話,南泉大為驚奇,便坐起來問:「你是否有師父教導呢?」
趙州回答說:「有。」
南泉便問:「是誰?」
趙州不答,只是向南泉行禮說:「天氣寒冷,乞望師父保重尊體。」
 
  從趙州真誠所流露出對修行、悟道的真心,令南泉對趙州非常推許,並立刻帶他到內室。此行儀代表南泉和尚願意為趙州和尚解說「道」,且傳自性心法,因此,帶趙州和尚入於「內室」。
 
趙州問南泉:「什麼是道?」
南泉:「平常心是道。」
趙州再問:「是否有任何方法可以達到它呢?」
南泉:「當你一有『要達到』這個念頭,便有所偏差了。」
趙州又問:「如果封閉一切意念的話,我們又如何能見道呢?」
南泉說:「這個道是不在於知和不知的,知是妄覺,不知是麻木。如果你真能毫無疑惑地證得大道,就如太空那樣的虛豁開闊,毫無間隔,又豈可受外在的是非觀念來約束呢?」
聽了這話,趙州大悟,於是便正式受戒為和尚。




禪宗公案偈共25偈(7-9偈):
7.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心念是八識田的自然作用,因為阿賴耶識所含藏積集的善惡種子,此八識田即與如來藏共處,佛菩薩皆在識心獲得「心智」,心是體,智是用,體用雙全叫做「心智」,佛、菩薩不斷掉心念起,因為心念不起,心佛難成,因此佛、菩薩念念覺,能令心量寬廣無邊,如楞伽經云:「觀諸有為法,離攀緣所緣,無心之量,我說為心量。」
    也因如此,佛菩薩未止過念,因為念念正用,佛、菩薩未止息於心,因為心心是心佛,當知心佛及眾生本是三無差別,原因在於體性平等,能遍及諸法性,體性相融,已非是根對塵所產生出來,再用轉識成智的修行大法,如是之行既已法縛,世尊慈悲,用四十九年傳覺性菩提大法,再用八正道作為輔助阿賴耶識裡能成佛的種智,告知眾弟子,最後世尊再曰: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渡。
    因此,末世修行者當知,天地法性,隨緣生滅,為應當機,機緣圓滿,亦隨境而逝,如此的殊勝大法性,亦不能言論真假之別。況且是道的實性呢!
 
8.動靜理全是 行藏事盡非  冥冥隨物去 杳杳不知歸
    道的實相,含蓋動、靜二相,「動」者也天地萬物生生不息,「靜」者也萬物之所歸,亦是動的起源,如太上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因此,動靜理全是,即是「道」的全貌。世人不識自身之「道」又豈能洞悉宇宙實相,自身俱足「動」「靜」二因的真如,卻迷失在無明的五里霧中,隨之情慾縱橫六根,此六根迷昧於六識,六識不明澈,名曰六盲,而六盲亦是障蔽光之物,因此,冥冥隨物去,乃是隨相起分別罣礙,罣礙一天不除,六根則不可能回歸心性本源,因此,輪迴六道,生死不斷,其行也哀。
 
9.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復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從來真是妄
    起心即是妄,因不識自性真如之作用,容易落在識心分別。
今日妄皆真
    實相般若之智,見一切相皆是實相,如一位初學者,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經修行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經若干年後,此修行者已能了悟萬法的本源,來自「無」的實相,因此,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已非妄心作用而左右自性真如妙行。
但復本時性
    眾生在六道往返已經數萬劫,無明塵勞封閉性德光輝,因而迷失性德的至真、至善、至美,此真、善、美通達輕安、自在、快樂的面目。
更無一法新
    恢復本如,本不需用法,世人被太多的「法」所束縛了,猶如學邯鄲爺走路,不管邯鄲爺走路是如何威嚴、莊重,那是邯鄲爺的體性如此,乃是自然,旁人用學的方式,終不得法。因此,有相可學可效法,皆離本如之真了。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