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2022-03-30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駭然。

    誠如六祖大師所言:「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六祖大師作如是應,甚是!甚是!「修行」二字,亙古以來皆為眾人所景仰指標,亦是眾修行者厭倦輪迴,以藉「修行」之作為,意欲圓滿宿願,其宿願不外乎為「自見本心」、「澈見本性」、「了達清安、自在實相」。雖言如是,眾人將「修行」視之超塵拔俗,不受娑婆塵緣束縛吾人心性情愫,眾修行者若作是想,果真如六祖大師為二僧言及:「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之實?
 宇宙擁戴河漢星斗,浩瀚無邊無際,恆住其位,或是物換星移,或是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如是鉅大變遷,試問眾人,可曾體察萬相由「形」化之為「無」?亦由「無」幻化成有,萬物諸境終究不離「道」之軌跡。亦由「無」幻化成有,萬物諸境終究不離「道」之軌跡。雖言大眾自身皆能展現「道」之奧秘實性,然~眾生心性魯鈍,性德不彰,自性常迷,於自身六根不敏,故常隨境心生妄念,眾生雖常住六道為塵客,卻不得亦不能從輪迴生滅之幻化而警醒自身含藏識諸性智所記載之程式,其程式即是「果」由「因」而成就一切報,「眾因萬果」終須生寄死歸於塵緣合和。如是緣起圓滿,緣盡果結,乃生命起止奧義。眾生輪迴於六道不已,其原由莫不是眾生遠離生命真諦及光與熱,眾生雖具足「道」所賦予生命多元性實體,生命多元性實體,則能豐富自身如來藏含藏識所記載種性智,何故言之「道」所賦予生命多元性實體,則能令含藏識種性智豐實其性?眾修行者莫要生疑起惑,若能以自心清淨覺智端看覺者、聖賢所傳心性要旨,如娑婆世界與覺者、聖賢而言,則是蓮花佛國,何故覺者、聖賢有別於眾生於塵緣所見迥異?其因乃差別於覺者、聖賢自性般若實智非為單一性,換言之,自性般若實智融和六識與如來藏諸性智,由於自性般若與六識及如來藏融合為實體性,「道」之豐富、奧妙、精采、實相、虛盈、幻化、絢爛、生機,則融入覺者自性。如是諸般殊勝與之超然,終究是眾生因心念迷茫,心性不明,所不可及也!
 眾生之所以心念迷茫,心性不明,著實因不認識自己為最罪因禍端,須知!眾生心念常膠著於無明感觀,念起念滅終究以情慾作為指引,如二僧雖言「身」處道場,「耳」聞涅槃經,然~二僧仍然以自身感觀,無明意識而分別境上所變現,殊不知!有現、有見,皆為生滅,念生念滅,皆是輪迴,眾生以生滅心意欲了達「道」之奧義,「道」之平淡,「道」之虛盈,「道」之宏偉而明澈「道」之實相,如是之者,意欲明悟自性如來大法,終不可期,何故不可期待見性之日?真修者當知!「道」不只在萬相、萬物,「道」更是不離吾人自身,若世人只依相上萬物、塵緣合和而視為自然亦為理所當然,莫怪乎,二僧為「風動」「旛動」而議論不已,其因乃二僧竟不察覺自心已然動也!二僧以自身感觀如是認知,況復於芸芸眾生?


 
回列表頁
分享這篇文章至